您现在的位置:   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园区招商

浙江国家级开发区(浙江的经济开发区)学到了吗,

发布人:园区招商员 发布时间:2023-05-21 15 次浏览

不像开发区的开发区 三十岁的浙江第一“区”这样说-今日头条

潮新闻 记者 刘健 通讯员 张慧卿 糜利萍

春回大地,冀中平原,雄安新区迎来设立6周年,“一座‘未来之城’雏形显现”的新闻,见诸各大媒体报端;

同样是生机盎然的4月,距离雄安一千多公里的钱塘新区,也迎来国家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30周年。

开发区,是它们共同的标签。4月4日,钱塘举办“潮起钱塘 产业兴城”践行“八八战略”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一流新区暨国家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30周年新闻发布会,发布高质量发展大会、浙商(春季)论坛等全年系列活动。

也许,当你现在看到“开发区”这个词,感觉它很久远。但钱塘区委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,每每在招商推介的重要场合,总会自豪地告诉外界:钱塘拥有杭经开的国家级金字招牌……

在最新国家级开发区排名中,杭经开在全国217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位列第九,也是全省唯一进入全国前十的经开区。

就在前一天,省委书记易炼红深入钱塘新区的产业平台、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走访调研,勉励钱塘勇闯新路,勇立潮头,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一流新区。

当钱塘这个“潮起之地”,今天再谈“杭经开”时,它又在谈论什么?

“不像开发区的开发区”

跑线钱塘的近3年里,“杭经开”对我来说,并不算是“亲近”的词。

更多是因为,你走在大街小巷中,深入企业园区里,脑海中的“开发区味”并不浓。因为仿佛记者的视角里,总能找到相对冲的元素,比如——

本以为只有硬核的制造企业,来之后才发现“柔软”的美丽挺多。拍美照的海马体,做化妆品的花西子,产零食的百草味,再到顾家家居、九阳电器……好像生活中用到的种种,都能在这里寻得,钱塘称之为“美丽经济”,为此,还设了个“美丽云城”的平台,负责做大这份美丽事业,为了满足更多“钱塘人”的美好生活;

本以为开发区办事不方便,来之后才发现这里的服务不出园。刚来钱塘采访,想着找家咖啡店赶稿是难事,来了后才发现是自己肤浅了,Tims、COSTA、星巴克等品牌应有尽有。后来在杭州医药港,遇到个办事的企业员工,告诉我园里还有服务驿站,企业设立、社保医保等200多个服务都能“园区办”了;

本以为开发区应该都是清一色的工厂,来之后才发现这里的国际化元素也不少。前几天,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来华国事访问,而两国成功合作的案例——新加坡杭州科技园,早在2008年就已启动,这是新加坡与浙江的首个战略合作项目,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入驻;金沙湖畔的“小三亚”名声在外,成为年轻人喜爱的网红打卡地;

……

更多的本以为,也最终都被“眼见为实”成功反驳了。

直到某一天,记者看到商务部的国家级开发区最新排名中,杭经开已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十,实际使用外资全国第六,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500亿元,才深切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的磅礴力量。

在更为宏大的语境下,这份“磅礴”同样存在:

在杭州,全市16个开发区贡献40%以上的财政收入、50%以上的生产总值及60%以上的规上工业总产值;

在浙江,开发区约占全省7.4%的土地面积,贡献约40%的税收收入、50%的进出口额和实际外资、70%的规上工业增加值;

可以说,以杭经开为代表的开发区,都是省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、主战场和主引擎。

“不能忘记来时的路”

既然“杭经开”不像一个开发区,钱塘为何又如此在乎这个IP?

习近平总书记有句话很应景:“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,不能忘记来时的路,继续走好前行的路……”这,同样适用于如今的钱塘。

国家级经开区,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引进外资的重要窗口。1992年2月,邓小平发表“南方谈话”后,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对外开放,开放地域从沿海扩大到沿江、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。

迎着改革的春风,1993年,国务院批准设立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,这是杭州首个国家级开发区。从此,在一片围垦地上“白手起家”,钱塘开始书写自己的“创业史”。

今天再提“杭经开”,是为了传承干事创业的精神。记者采访很多原杭经开的干部,常提到创业初期的艰难困苦,但最后都群策群力克服了。

一个细节让人铭记:开发区当时的路是泥土路,“晴天一身灰,雨后一脚泥”,干部们出门都会带上雨衣、胶靴和手电筒,只是为了应对雨天深夜企业的“呼唤”,“把青春献给开发区”是每个人的信念;

今天再提“杭经开”,是为了传递改革开放的信心。开发区刚设立的时候,因为体制机制的不顺,当时的管委会办一件事,还要去属地政府完成审批。

而如今,“区政合一”的简洁高效,成为钱塘最鲜明的标识之一,依托企业“亲清”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和产业全链式创新“双线集成”改革,不断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;

今天再提“杭经开”,还为了坚定创新发展的决心。杭经开发展的30年,经历政策红利消失、资源日趋约束、要素成本上升等挑战,面对投资的边际效益逐渐“见底”,钱塘一直奔跑在转型升级的路上。

当下,钱塘正聚焦高端先进制造,加快产业数字化升级。数据显示,杭经开已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覆盖率100%,“平均每7秒生产一个轮胎”的新闻将不再稀奇;

钱塘的传承新路,杭经开的发展轨迹,无不印证了今日浙江的发展秘钥:深入实施“八八战略”,发力创新深化、改革攻坚、开放提升三个“一号工程”。

30年时光,杭经开从围垦荒地变身产业新城,本身就是一个奇迹,从“高原”向“高峰”爬坡,蕴含在其中的,有不变的精神传统和产业定力,有不变的顺势而动和势在必行,还有不变的勇闯新路和勇立潮头。

这,便是杭经开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。

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出发

园区兴则产业兴,园区强则经济强。

任何一个制造强国,优势产业的最大特征是“集聚”,集聚带来规模效应,集聚推动创新,集聚才能吸引人才。

这是开发区所承载的最大功能。纵观全国,进入新发展阶段,开发区对于各大城市而言,不仅是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平台,还在生态文明、产城融合、创新转化等方面,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相辅相成,发展模式加速转型升级的同时,开发区也相应“迭代升级”。如今,杭州正在打造智能物联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、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,在由“链”向“圈”的进化过程中,开发区(园区)也步入发展新阶段。

比如,杭州探索滨萧和滨富产业合作园,从全市层面推动要素资源高效合理布局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。

今年2月,杭州市还专门发布关于促进开发区(园区)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,把培育特色优势产业、做优产业生态作为开发区发展的重中之重,不断提升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,并提出支持钱塘新区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。

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如何打造?

前一天,省委书记易炼红在调研中强调,钱塘要打造高端化、智能化、数字化、融合化、绿色化现代产业集群,把功能区、行政区的优势发挥出来,在吸引人才、引进链主型企业方面实现新突破,把新区潜能充分释放出来,提高城市宜居宜业宜学宜游水平,营造更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。

30周年,正是杭经开的出发之时。从全国来看,杭经开的成色如何?前有标兵,后有追兵,杭经开又将如何出发?且看下期分解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