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个非常朴素的经济问题:谁来生产商品,谁来消耗商品?
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,却是理解诸多经济问题的关键。
经济活动是大家参与社会的生产,并且获得向市场索要商品的凭证。
现实中,总有人对经济体贡献的很少,却能拿走大量的产出。
相应的有人贡献很大,却只能刚好维持生计。
人们生活质量与寿命,密切相关。
而生活质量,非常依赖人均分配到的资源。
工业化之前,几乎所有的物资都是稀缺的。
多数人徘徊在温饱线附近。
经济更加取决于产出的效率。
平均寿命也是异常的低。
18 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也仅仅只有 35 岁左右。
原始社会到 18 世纪的几万年间,人类的平均寿命仅仅提升了 20 年左右。
而工业化之后,伴随着诸多科学技术进入生产环节,提高人均产出效率。
产出大幅度增加,带动人均可支配资源的提升。
最为显著的便是二十世纪。
短短的 100 年间,便将人均寿命提高 20 多年。
随着科技的进步,本世纪前二十年人均寿命,还在进一步提升。
我国便是工业化的代表之一。
身为第一大制造业经济体,在 2021 年人均的预期寿命提升到 78.3 岁。
根据近几百年的经济发展经验,每一次的科技重大突破,都会带动经济产出的大幅度上涨。
科技持续在进步,然而经济并不是持续稳定的增长。
经济会呈现出周期性的过热和衰退。
严重衰退的一些国家,甚至不惜用战争,来解决内部的经济问题。
经济学者也开始逐渐意识到,一味的增加产出并不能阻止经济衰退。
问题关注的焦点就从产出的供应端,转变为理解需求端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疲软。
这就与开头的问题相对应,多数人参与劳动但无法获得与之匹配的酬劳,而消费活动又要靠这些人支撑才能维系再生产。
消费能力相对产出不足,结果就是产能过剩和消费不足引发的通缩螺旋。
这种消费不足并不是大家没有消费意愿,而是没有薪资收入支撑的消费能力。
从明线上看,经济发展具有周期,表现为复苏、增长、高涨以及衰退,这方面讨论的比较多了。
与之对应的还有一条暗线,就是经济体中分利集团的滋生、成长、高涨、出清,财富结构随时间的改变影响着经济体的发展状况。
经济增长时,分利集团逐渐壮大,逐渐盘根错节地固化,反过来影响政策的制定,阻碍经济和社会的改革,积累问题最终引发社会和经济危机。
这就是本篇文章关注的重点,财富结构失衡才是工业化以后诸多经济问题的暗线。
现实中各个经济体都在努力地寻找经济增长的方法,而又尽可能地不去碰分利集团,也就是不敢去修复财富结构。
其中最为切合的救市模型便是讨论较多的凯恩斯主义,短期内可以既不清算既得利益者,又可以刺激经济增长,转出通缩螺旋。
短期来看,效果非常好,各国如获珍宝,奉若圣典。
经济一出问题就给宽松的货币政策,或者拿政府负债去兜底。
长期来看,他们都死了。
遗憾的是,我们现在处于当时所说的长期了。
凯恩斯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反而带来了更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。
贫富分化、滞胀、社会僵化便是新的问题,也将在后续重点的讨论。
分利集团左手握着分蛋糕的刀,右手干预政策的制定,让利益分配更加倾斜,资本收益进一步压过劳动收益,这就导致了极其严重的阶层固化。
低欲望社会也源于利益集团过度分配劳动者财富导致的社会问题,这是劳动者意识到问题后的本能反应。
发现了吗?
上述的诸多经济问题背后,都有财富结构这条暗线贯穿始终。
我们这里梳理一下财富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,在此之前,先看几种典型财富结构的形状。
一、财富结构的形状
经济循环是一个货币、商品以及劳务的流转过程,出让货币换来商品和劳务,相应的出让商品和劳务获得货币。
生产和消费能力缺一不可,否则无法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。
产出不足对应的是贫困,消费不足对应的经济萧条。
而各个阶层所掌握的财富数量决定了经济循环的状况,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。
我们举几种情况:
1、上尖下尖和中部宽的财富结构
这种理论上是非常稳固的结构,创造财富的主体即为消耗商品和劳务的群体,也是税收贡献的主体。
对于企业来说,有源源不断的消费转化成利润,进而扩大生产和提供更多的就业。
对于政府来说,有源源不断的税收,保障基本运转,税收是政府部门经济的基础。
最重要的是,大量的中产意味着少数的贫困,可以用中产的税收去抚慰底层的群体,要知道社会不稳定因素往往就与底层占比过多和生存质量有关。
这样的财富结构下,政府、居民、企业部门之间货币和商品良性流转。
顶尖的财富持有者即便要求更高的资本收益,由于基数比较小,经济体创造的财富足以支撑这部分的收益。
中层贡献税收给政府部门,由政府部门再分配提供底层的基本生活保障,还是由于底层占据少数,中层创造的财富可以分出来一部分补贴底层。
政府部门本身不直接创造财富,而是把一些群体交的钱用在另一些群体身上,底层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,那么维持社会稳定成本会下降。
这样的经济体,中层往往还有较高的储蓄和稳定的工作,抗风险能力极强,即便有短期内的经济困局,有储蓄撑着就不会有大的问题。
2、财富结构上宽下窄
理想是很丰满的,但现实往往不会出现长期稳定的中产,既得利益者获得财富以后,总是尝试去获取更多。
既得利益者就像是不愿离开甜食的舌头,同时尽可能的规避经济体的义务,比如逃税漏税,越是富有的群体越会用各种方式逃税漏税,只有工薪税是不可避免的,结果往往是财富结构的畸变。
逐渐的上面占据的财富逐渐增加,而中层相对财富持有下降,变成上头宽,中间窄,下层掌握财富更少的倒金字塔结构。
顶层希望获得极高的资本收益,不断增加投入,同时动用关系修改政策倾斜的方向,财富积累得更快。
中层逐渐成为伪中产阶层,看资产和收入吧,能够支撑生活的基本开支,但升级的消费就能省尽量省,不敢休息的持续工作。
中层本是消费的主力军,还有不少因故滑落到中下层,劳动收益不足导致消费能力大幅度下降。
而下层在缺失了中产阶层贡献稳定的税收以后,并不会过得太好,靠着高收入群体的慈善活动也是杯水车薪。
如果财富结构中,财富流向上层的极少数人,代价是中层的财富,影响的不仅仅是中产的生活质量和抗风险能力,还有依靠中产贡献税收的财政,以及靠财政补贴的底层群体。
财富结构失衡就有可能出现几个结果:
一个是消费不足引发的经济衰退,经济危机只是表现,根源则是财富结构的失衡,内部产出消费的经济循环崩溃。
还有一个是底层缺少公共服务保障以后的社会稳定矛盾,贫富分化不仅仅是财富结构的差异,还有吞噬中产税源以后的缺失的公共服务支出。
3、图钉状财富结构
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极端,从人口结构上来看,富人占少数,中层也占少数,底层占绝大多数,表现为图钉型,相对应的是顶层占绝大多数财富,中层占少数,而底层占极少数的倒立图钉型财富结构。
这种财富结构非常危险,往往伴随着阶级固化,阶级流动降低,劳动主体没有资本积累,创造财富的意愿不高,消费能力不足,经济体的发展依赖商品和劳务性产出体量。
这种结构下,稍微的外界冲击将会让这种经济甚至政治模式溃散,全球很多经济体都是佐证。
大家都说,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最直观的便是财富结构形状决定了经济循环的状况,结构失衡往往对应不同的社会经济问题,经济危机只是其中一个表现。
然而财富结构还有另外一种方向,这种趋势在现代信贷金融体系下可以实现,即少数人获得 100% 以上的财富,而多数人手里只有负债,需要用未来的劳动收入支付现在的消费。
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