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   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园区招商

东莞市为什么只有镇没有县(为什么东莞市没有县)学会了吗,

发布人:园区招商员 发布时间:2023-05-21 9 次浏览

为什么东莞只有镇,没有『县』或者『区』? - 知乎

县级升格+特区模式的历史产物。在全国来说也是很特殊的。

珠三角核心六市,俗称“真珠”,本身都是明清广州府辖地,其中不少本就继承原辖县地盘,如深圳市是宝安县,东莞市则是东莞县,当然像佛山、中山、珠海要特殊一些。广义来说,这些市放到其他地方,都只有一个县的体量。

珠三角是80年代改开先行区,虽然名义上只有深圳是特区,但其实当年为了探索实验,整个珠三角在当年的各种政策执行上都是吃小灶的,这也是这些“县”升格的最大背景,是为了提升城市运行能级和政治地位,更好发展。

但行政上是升格了,实际珠三角的发展,却从一开始,又很依赖民间自发的力量,这可能是为什么东莞市迟迟不设立区一级的原因之一,因为实际发展其实是起于基层村或者镇一级。也就是说,级别虽然“上升”,发展却是“下沉”的。一升一降之间,中间就出现了真空。

这就是特殊的“珠三角特区模式”,顶层的“官方”力量钦定,给予底层的“民间”活动的空间。这在“东莞模式”中又最为典型,外资企业是上面官方争取引进的(相对于底层形成的私营企业更上层),但实际落地的土地、厂房等配套却依赖于村一级的民间集体力量的支持。

而这和珠三角长期以来的乡土社会的运行架构、村社传统又颇为一致。华南农村高度聚居、宗族庞大,且由集体支配族产、族田,呈现经营组织化的特点,在49年后官方的农村基层自治模式中是得到保留的,无非是无名的“宗族”变成了有名的“村集体”而已,接下来就可以无缝对接80年代。

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东莞的镇,实质是什么呢,就是一种村一级随着土地开发、产业进驻,不断膨胀以后的产物,就地开始城镇化,而且这种地理扩张几乎是没有边界的。它比其他地区发展早,在国家耕地红线政策出台以前就大刀阔斧开始进行,而不像大多数地区,在初步发展之时就已经有了红线政策,无法无限制扩张下去。

这就是今天很多人感到的东莞的特殊面貌,“城不城、乡不乡”,名义上,东莞的城镇化率已经100%,看起来也是布满了各种厂房和住宅,非常密集,几乎看不到原始的耕地,地市以下更是只有建制镇,没有建制乡;但实际上,在这些厂房和住宅里又混杂着大量的农户自建房,村集体建房,依然呈现着乡土气,镇一级以下也还保留着大量行政村,而没有彻底社区化。

这种模式给后续的发展带来很多问题。首先是早年行政管理疲软,人手不够,以镇一级的政府机构配置,完全没能力应付大量涌入的外来务工人口(东莞外来人口大概有本地人口的3-5倍)带来的巨大冲击,这也是为什么早年珠三角治安一直是个难题,当然这个问题在后面已经解决了,如今东莞镇一级也是按照区县一级来配置机构的。

但镇一级数量过多(居然有30多个),强镇林立带来的发展碎片化问题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。东莞的镇实在太多了,如果要转型寻求更高质量的发展,做大做强中心城区,这种碎片化结构就是最大的掣肘。因此,即使不改变今天的直筒子市结构,也必须要在市一级和镇一级之间加上中介的一层,以划片组团发展,形成合力。

最新资讯